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  2019年新闻动态

高教所18级博士研究生举行学术报告会

发布日期: 2019-10-06   浏览次数 379

2019923日上午,高教所2018级博士研究生报告会在文科大楼1413室举行。2018级博士生做了主题报告,阎光才教授进行了点评,2019级博士生旁听了此次报告。

杨青以“‘双一流’高校博士生学术交流活动参与及收获情况的实证研究”为题做了汇报。报告主要关注我国博士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总体情况以及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机会的组间差异和影响因素,初步结论是博士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类型丰富,参与动机偏向学术兴趣且能力提升多元化,博士生对学术交流活动参与机会及收获满意度整体较高。


李丰以“资源、经济与中西部高校特色化发展”为题,结合当下改革方向,讨论了中西部高校究竟怎么突破“经济决定论”、学科模式,形成特色,并为我国中西部高校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黄雪梅围绕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文献展开,讨论了“教育实习与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形成”问题,具体通过师范生实践性知识问卷的设计、试测、正式结果分析,对影响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学校教育进行了反思。


包志梅以“博士生课程学习与科研活动关系及其对科研能力的影响”为题作了汇报。通过对48所研究生院8064名博士生的问卷调查,发现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密切度对博士生学术兴趣、研究伦理、学科知识、方法技能、科学思维与学习能力以及研究实施与呈现能力等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丁飞己从国内外高校对基于学习分析的教学改革现状出发,梳理了基于学习预测分析的教学干预模式的核心理念,并以普渡大学为例分析了该校实施基于学习预测分析的教学干预模式的改革历程、改革措施及改革成效,同时也结合教学实践为我国高校开展基于学习分析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建议。


刘琳以“大学教师‘近亲繁殖’会抑制学术生产力吗?——基于东西部两所‘双一流’大学H学院的个案研究”为题对东西部两所“双一流”大学H学院的近亲繁殖的个人效应与机构效应进行了分析,理清了“近亲繁殖”对学者个人学术生产力以及机构学术生产力的影响机制,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阎光才教授从演讲技巧运用、研究方法选择、研究内容呈现等方面对报告人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勉励大家针对自己的研究选题进一步聚焦研究目的、凝练研究方法、完善研究内容、改进演讲策略,为即将到来的第17高等教育学博士生论坛做好准备。

(撰写丨2018级博士生丁飞己,编辑丨娄岙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