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五点,18级硕士生在学习委员江其霞的组织下在学生公寓7舍二楼学生活动室举行了读书会活动。
首先,江其霞同学推荐的好书是美国学者哈利·沃尔科特给研究者的建议《质性研究写起来》。她介绍说,这本书是作者根据自身经验总结的写作“套路”,语言特色平实又饶有趣味,作者在日常聊天中将学术写作的策略娓娓道来。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常常站在论文写作者的角度提供建议。读者很容易根据需要翻阅目录查找解决策略。
饶浩同学分享的是贡布里希的《艺术发展史》。她生动地介绍了作者如何以插图的方式展现了油画、雕塑等的发展历史。她的分享不仅拓宽了大家的阅读范围,也增添了学习之余的阅读乐趣。

接下来,同学们分组讨论了最近读书收获。最为精彩的部分是对柏拉图《理想国》中“洞穴比喻”内涵的解读。讨论中,同学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层层递进。从哲学家本身的视角来讲,洞穴比喻成为哲学活动都应该具有“解蔽”功能的象征;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洞穴是柏拉图对现实政治的整体批判,哲学王担负着实现城邦正义和民众幸福的重任;最后大家又结合教育哲学问题进行了讨论,对生活在洞穴中的人是处于完全梦寐的状态还是教育不足的状态,改变这种状态的强制力在什么意义上是允许的等问题各抒己见,互相学习。

最后,江其霞做了总结,希望大家一起坚持阅读,勤于思考和沟通,不断充实自己。
(撰写:2018级赛娜,编辑:娄岙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