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  2017年新闻动态

高教所举行2017届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日期: 2017-05-22   浏览次数 577


2017519日,高等教育研究所在文科大楼1413室举行2017届博士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上海交通大学赵文华、复旦大学熊庆年、华东师范大学房剑森、宁本涛、韩映雄、荀渊等教授组成。熊庆年教授、赵文华教授分别担任上下半场答辩主席。高教所部分博士生及硕士生到场旁听。

        首先,高教所副所长张东海老师宣布了本次答辩博士生名单,并对其在读期间的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六位答辩人依次从选题缘由、研究问题、研究发现、研究结论及研究创新与不足等方面进行了陈述。司俊峰以《英国大学自治样态的流变研究——基于“府学关系”关系变迁的视角》为题,运用历史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从两个维度、三个阶段、四种类型梳理了英国大学自治传统的形成与演变,总结相应的特征,以期为中国现代大学自治提供相应的启示。谢峰以《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发展研究》为题,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特征及发展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炼基层学术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顾全以《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教师薪酬机制研究》为题,通过收集并分析美国100余所公立大学教师的薪酬现状,分析了其薪酬机制及运作的核心要素和内在机理,并结合中国高校薪酬问题提出改善建议。查颖围绕《阅读与大学生发展的关系研究》为题,通过对浙江省数所高校的文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对阅读与大学生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及论证。付梦芸以《柯罗诺斯之困——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工作时间及其分配》为题,通过对全国近50所高校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大量访谈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工作时间及其分配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大学教师“闲逸”状态的工作愿景。岳英以《大学教师学术活力的过程性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为题,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及文献计量法等,探讨大学教师学术活力的特征及影响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随后,答辩委员就论文中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逻辑关系及研究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并对各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方式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六位答辩人分别对各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予以回答。最后,经答辩委员会讨论及无记名投票表决,一致同意六位答辩人通过答辩,并建议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六位博士逐一发表答辩感言,总结读博期间的种种学习、生活经历,回顾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与相互帮助,并表达对导师及高教所的感激及祝愿。

    至此,高教所博士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撰写:徐贞,编辑:娄岙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