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  2021年新闻动态

高教所举办课程思政系列活动之“学生事务管理”讲座

发布日期: 2021-04-07   浏览次数 324

202142日上午,高等教育研究所于文科大楼1407室举办了课程思政系列活动之“学生事务管理”的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辅导员董镕老师,主持人为岳英老师,讲座的主题为《从“激情”到“承诺”——一名辅导员成长之路》。

董镕老师认为,工作的过程就像谈恋爱的过程一样,他借用美国心理学家Robert J. Sternberg罗伯特· J ·斯多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将自身辅导员的成长之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热恋期,我为什么要做辅导员”、“磨合期,如何摆脱繁琐的工作”、“平淡期,我怎么才能其他人不一样”以及最后的“承诺期,到底什么是一个真正好的辅导员”。董镕老师谈到,在刚做兼职辅导员的时候,他对辅导员工作充满了热情,并且非常投入。临近毕业之前,虽然尝试了其他的工作,但是内心还是对成为辅导员充满了向往。因此,董镕老师选择留在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一名专职辅导员。他提醒同学们,在选择辅导员这份工作之时,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辅导员,只有当你真正热爱这份工作,才可以把它做好。

董镕老师表示,辅导员的工作很琐碎,会渐渐心生不满,说明这时已经进入到“磨合期”。我们要学会寻找恰当的方法,用20%的精力解决80%的问题。董老师建议同学们把问题放在前面解决。他列举了三个自身的案例,第一个案例是通过组建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升入大三之时,就能够慢慢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减少对未来的迷茫感。第二个案例是通过开设课程的方式,提高了科创项目的结题率,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同时在课程前端设立点子基金和科研基金,实现良性循环。第三个案例是通过团体和音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帮助学生建立积极阳光的心态。

步入“平淡期”后就需要一些与众不同的新鲜事。因为本身热爱音乐,所以董镕老师组建了音乐团,充分将自己的爱好和工作相结合。音乐团不仅缓解了学生们的学业压力,同时也让异乡的学子找到了归属感。

面对“承诺期”,董老师谈到他参加上海市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经历。在比赛的过程中,他系统学习了有关辅导员的理论知识和政策文件,比赛帮助他将自身以往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对辅导员这份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除此之外,董老师还将其创建的合唱团与心理健康、思想引领、实践育人以及科学研究和专业学习相结合,组合形成了“美育+”的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美育的功能。董镕老师总结他“辅导员”的成长之路:不忘初心,寻找最吸引你不断前行的动力;归纳总结,让自己更有效地工作;寻找特色,让自己与众不同;突破瓶颈,让自己成为一个“专业人士”。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问,师生就辅导员工作内容、学生群体的差异、对辅导员专业化程度的要求以及辅导员的边界感等问题进行讨论,董镕老师的回答使同学们对辅导员这个岗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撰写:2020级硕士生 王晶丨编辑:娄岙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