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荣 教授
教育背景:
2008-2012年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
2012-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获管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教育法律与政策
2014-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教育法律与政策
2017-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2019-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2024年至今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副主任
主授课程:
教育法典型案例评析;高等教育法学;高校法律实务
研究领域:
教育法学;高等教育法律与政策
电子邮箱:
505299696@163.com
主要著作:
《从失衡走向平衡:公立高等学校自主权的法律规制结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法律规制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
主要论文:
l《学位法》时代学术复核制度的法治逻辑,《高校教育管理》,2024年第6期
l从《学位条例》到《学位法》:中国特色学位法律制度的生成逻辑透视,《教育发展研究》,2024第19期
l自治与监督之间:国家与大学关系的三重形态,《高等教育研究》,2024年第7期
l师德失范行为惩处权的法律规制,《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年第3期
l《学位法》笔谈——《学位法》的立法目的与法治价值,《大学与学科》,202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24年第12期全文转载)
l高等教育支撑引领强国建设的法治保障: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重庆高教研究》,2024年第4期
l从边缘走向中心:美国高校法律顾问角色与职能演变的新制度主义分析,《教育学报》,2023年第5期
l从《学位条例》到《学位法》:中国学位授权审核的法治化进路,《高校教育管理》,202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24年第1期全文转载)
l高校自主办学与行政监管的双重约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年第4期
l国家角色与大学形象:高等教育治理变革的国际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5期
l“任务-组织”范式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法律地位的反思与重构,《大学教育科学》,2023年第2期
l学术聘用法律治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复旦教育论坛》,202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23年第6期全文转载)
l英国高校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的体系建构及其启示,《高校教育管理》,2023年第1期
l中国式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法治逻辑,《重庆高教研究》,2023年第2期
l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两难困境与破解策略,《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l论大学治理法治化的程序正义进路,《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1期
l高等教育监管的理由、困局与新视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年第5期
l公法抑或私法:高等教育认证的法律规制——基于德国与美国的比较法考察,《江苏高教》,2021年第7期
l变动中的图景:美国高等教育法治的演进逻辑与启示,《高校教育管理》,2021年第4期
l高校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以人事与学生管理纠纷案件为分析中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年第4期
l告别自治:合规时代的美国大学治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2期
l公法传统与功能导向之间:高等教育治理的场景建构——基于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考察,《现代教育管理》,2021年第2期
l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法律纠纷及解决机制——基于德国与美国的经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2期
l西方高等教育监管的历史溯源与现代图景,《高等教育研究》,2020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21年第5期全文转载)
l从合法性走向最佳性:公立高校与政府分权的逻辑嬗变,《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年第6期
l公立高校教师聘用合同的法律性质重审——基于控权论的立场,《复旦教育论坛》,2020年第5期
l开放与限制元治理:德国学术自由宪法解释的功能透视——基于释宪实务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0年第2期
l大学人事自治范式演变的实践、争议与因应——基于大陆法系国家的经验考察,《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2期
l高等学校法律地位变革的功能导向与风险因应,《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20年第9期全文转载)
l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缘何如此之难——基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视角,《教育发展研究》,2020年第7期
l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规制体制的理想类型、变革趋势与启示,《高校教育管理》,2020年第2期
l当大学与法律相遇:高等教育法律研究的全球图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20年第6期全文转载)
l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意图、效应及其深化——基于《高等教育法》首次执法检查报告的分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2期全文转载)
l从“管理法”走向“平衡法”:高校惩戒教师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年第5期
l自治与法治之间:高校教师人事自主权的法律规制研究,《教育学报》,2019年第3期
l破除“结构性悖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的再认识,《江苏高教》,2019年第6期
l国家管制与市场调节之间:我国高校教师人事自主权行使的双重机制及其矫正。《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年第2期
l重申学术自由的内在与外在界限,《高校教育管理》,2019年第2期
l西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法律规制与启示——基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视角,《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9年第6期全文转载)
l从程序性管制走向监管型治理:法德两国公立高校与政府关系变革的法律透视,《复旦教育论坛》,201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9年第4期全文转载)
l保障与限制之间:高校教师兼职活动的法律规制研究,《教育学报》,2018年第3期
l美国公立高校教师人事决策的正当法律程序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年第4期
l德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规律与启示——基于联邦与州层面法律以及相关判例的文本分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8年第9期全文转载)
l高等教育治理范式演进的理想类型及其互动关系考察——基于公共领域中国家角色的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8年第4期全文转载)
l大学与企业合作研究的法律规制:基于德国与美国的经验,《教育学报》,2017年第6期(《新华文摘》网络版全文转载;《新华文摘》观点摘编)
l公立高等学校专业判断权法律规制的法理证成,《江苏高教》,2017年第11期
l德国大学自治公法规制的经典内涵与现代诠释,《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10期
l论我国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的公法规制,《高校教育管理》,2017年第4期
l从“管理法”走向“平衡法”:中国公立高校学生管理规则系统的演进逻辑,《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17年第8期全文转载)
l公私法域的界分与交融:全球化时代公立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的演进逻辑与治理意涵,《复旦教育论坛》,2016年第4期
l迈向法权治理:德国公立高校法律地位的演进逻辑与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4期
l中国公立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变迁的多重制度逻辑,《复旦教育论坛》,2015年第5期
社会团体兼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重庆高教研究》首届、第二届青年编委会副主任
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教育战略学会教育法治专业委员会理事
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复旦教育论坛》《大学教育科学》《高校教育管理》等期刊的外审专家
科研项目:
2024年度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计划“公立高校教师聘用合同的解除事由研究(2021JYFXR049),已结题(优秀)。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CIA230318)“高等教育治理法律规制的规范释义与功能导向研究”,进行中。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CIA180271)“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法律规制研究,已结题(良好)。
2023年度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计划“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法律制度研究”(2021JYFXR049),已结题(优秀)。
2022年度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计划“高校法治秩序建构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2022JYFXR056),已结题(优秀)。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晨光计划”项目“高等教育法治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19CG31),已结项。
获奖情况: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关于学术自由宪法解释的论文获第十一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
关于大学自治公法规制的论文获中国行为法学会举办的首届“法治战略•珠江论坛”论文三等奖
荣誉称号:
入选上海市晨光学者计划(2019)
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计划(2021)
入选202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22)
指导研究生:
2019级:石莹
2020级:邱兰欢
2021级:吕梦娜
2022级:邓龙妹
2023级:唐艺芳、赵芳琪
2024级:王倩、王婧、李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