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2025年新闻动态

【学术讲座】高教所举办“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分析框架及应用案例”数据大狮训练营沙龙活动

发布日期: 2024-06-07   浏览次数 402

202463日,PhilosophieAI创始人、CEO刘俊杰先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育科学学院高级讲师、教学发展处处长郭娇老师应邀来到华东师大高教所,共同举办了一场题为“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分析框架及应用案例”的学术沙龙。本次沙龙由高教所张东海老师主持,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参与。

会议伊始,张东海老师对与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举办此次沙龙的背景和目的。他强调,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领域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高等教育研究者也急需对这一新变化做出回应。

刘俊杰先生首先带来题为《AI时代,重新畅想教育》的精彩分享。他深入分析了MOOCAI在教育内容、学习支持和学习路径上的区别。他指出,MOOC以其高质量的内容著称,AI则在个性化学习体验方面展现出的巨大潜力。他进一步举例说明了包括编程助教、选课助手、角色扮演训练等AI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展示了AI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教育领域的实际价值。

随后,郭娇老师分享了《通用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与分析框架》的研究成果。她指出,在AI带来的大变局下,教育领域面临着知识恐慌和伦理、网络安全等挑战。郭老师强调,教师应利用AI提升教学效果,而非担忧被取代。她还分析了学生使用AI与向老师请教的差异,以及AI学习可能带来的思维方式变化等问题。

在交流讨论环节,阎光才老师提出了AI算力、误读文献、贫富差距、技术滥用等一系列问题,刘俊杰先生对此进行了详细回应。他表示,尽管AI技术在不断进步,但仍需人工互动和AI之间的协作,以及知识库的辅助来提高准确性。此外,他也表达了对AI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的担忧。

王超凡同学提出了关于进入AI+教育领域的知识素养储备问题。刘俊杰先生建议,要成为AI+教育领域的专家,需要在专业领域有独特见解,并具备一定的AI素养,才能成为跨领域的交流人才。他强调,AI既可以赋能多面手,也可以赋能某一领域的专家。郭老师补充道,虽然成为垂直领域的专家更具挑战性,但专家更具有不可替代性。

张东海老师对本次沙龙进行了总结。他表示,AI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将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革新,本次沙龙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多样化应用,也引发了对未来教育模式的深入思考。我们期待AI技术能够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呼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来,共同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撰文丨张 卉

摄影丨梁雪莹

编辑丨娄岙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