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0日下午,高等教育研究所学生党支部举行了主题为“忆风华岁月,习党之精神”的组织活动。十余名学生党员在学生支部书记徐贞的带领下,前往黄浦区思南路73号、71号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周公馆参观。

上海周公馆是一幢三层西式小楼,底层有警卫室,一楼是会客室,二、三楼是办公室和工作人员宿舍。抗战胜利后中共代表团在上海设立公开办事机构,对外用“周恩来将军寓邸”(Gen. Chow En-lai's Residence)名义。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同志四次到上海均在此处居住,并曾在此接待过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与国民党政府代表邵力子、吴铁城及第三方面代表沈钧儒、黄炎培等进行过会谈。后因内战全面爆发,办事处与1947年3月撤回延安。
参观活动分为三个主题,分别是“结对子讨论学习”、“讲解员带领参观”、“自由行兴趣参观”。在“结对子讨论学习”环节,书记徐贞鼓励我们三三两两各自行动,结伴同学在参观的同时,互相交换意见、沟通思想。

“讲解员带领参观”环节,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了一底及三层。在思南路其它各色洋房中,其他建筑都是三层,只有周公馆是四层,十分新颖别致。讲解员向我们娓娓道来周恩来同志、董必武同志等人在此工作与生活的场景,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国民党监视下与进步人士保持联络。办事处撤走之后,该建筑被国民党占用,解放后曾一度用作民宅,后改为纪念馆,1986年起正式对外开放。

“自由行兴趣参观”环节,大家按兴趣自行参观。一座周公馆也是国共和谈的历史见证。保管完好的别克轿车,残留墨迹的油印机,收拾规整的办公书桌,历史片断一点点拼接起来,逐渐清晰地还原在眼前。
周恩来的名字此前只是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上,此次支部组织活动,让我们置身于周总理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党支部活动在我们的大合照中结束,讲解员的讲述仍回响在耳畔。回校的路上,太阳依旧耀眼。我们内心却久久未能平静,虽不曾亲历战争,却也对这和平的岁月理解得更深。

(撰写:2015级硕士生杨璐柳婷,摄影:王辉,编辑:娄岙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