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  2020年新闻动态

高等教育研究所2019级博士生学术报告会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 2020-11-23   浏览次数 369

1111日下午,高等教育研究所2019级博士生学术报告会于文科大楼1413室举行,分别由蒋贵友、付玉媛、王思遥、蔡红红、王晓燕五位博士生做学术报告。高教所张东海老师、徐国兴老师、李琳琳老师、姚荣老师到场指导。

贵友同学汇报题目为《一流大学规划中的社会参与治理及其现实困境》。他通过对42所一流大学建设文本分析发现,一流大学规划围绕大学建设目标构建社会参与机制,致力于促成一元主导、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由此推动由外而内的治理变革。不过,由于一流大学建设与治理变革的方向错位、管理体制与社会参与的权力矛盾与参与独立性与决策官僚化的协调冲突,一流大学规划中的社会参与治理仍困难重重。为此,他提出应积极完善社会参与的制度体系、促进参与主体的能力建设与构建多元共治的协调机制,从主体意识、组织赋权与制度保障三个层面提升一流大学建设中的社会参与治理效力。

玉媛同学汇报题目为《“金课”视域下通识课程教学方法有效性诊断——基于混合研究的实证分析》。她认为,打造“金课”体现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对高质量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追求,这也是提高通识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有效教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有效学,因此对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评价也要聚焦到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学习上。汇报以通识课程中的深度学习作为学生高质量学习的切入点,采取定量与质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发现教师讲授、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等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通识课程中的深度学习,但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却没有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要重点关注深度学习在衡量教学方法有效性中的作用、继续发挥教师讲授在通识课程中的本源价值、谨慎看待小组合作在通识课程中的作用限度以及特别关注师生互动在通识课程中的情境创设,以助力通识教育“金课”建设。


思遥同学汇报题目为《研究生线上与线下学习时间投入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大规模的线上教与学调查数据》。她基于30所高校14286名研究生的调查数据,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阶层回归模型,围绕研究生线上与线下学习时间投入变化展开分析发现,从线下学习转向线上学习的过程中,研究生在学习上的时间投入出现大幅度下降,且不同背景的研究生在线下学习时间投入、线上学习时间投入和时间投入变化上呈现出高高低、低低低、低高低和高低高等多种特征。此外,研究生线上与线下学习时间投入变化是学习环境、学生的认知反应以及学习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环境因素中网络环境对研究生线上与线下学习时间投入变化的作用受学生的认知反应以及学习能力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群体学习时间投入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创设良好的线上学习环境、加强学生对突发事件的认知引导、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红红同学汇报题目为《研究生线上课程学习的自我调节能力探究——基于上海市30所高校的大数据分析》。她基于上海市15441名研究生调查数据,运用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阶层回归的方法对研究生在疫情期间线上课程学习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行分析发现,研究生线上课程学习的自我调节能力不高,并在不同生源地、父母学历、年级、学科和学校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自我调节能力预测了与线下相比,线上课程学习中15.5%“消极行为频率变化值和20.0%“积极行为频率变化值。自我调节能力更强的研究生对线上课程学习效果的满意度更高;较之线下学习,感知到更强的基础专业能力和高阶能力的提升程度。控制背景变量后,对研究生线上课程学习的自我调节能力影响最大的是自我效能,其次是生生互动,导师指导的影响比师生互动更大,学习焦虑反向预测了研究生线上课程学习的自我调节能力。在线上课程学习中,应关注研究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差异;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提高研究生自我效能;加强社会互动,重视研究生的心理状态。

晓燕同学汇报题目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体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10所高校的实证调查》。她对江苏省10所高校2134名学术型硕士生进行调查,并对17名具有代表性的硕士生进行了访谈。研究发现,学术型硕士生在科研体验各个维度的满意度一般,其中,学生批判性地分析调査结果的能力最为欠缺,研究所需的专家资源、方法技术指导等软资源支持不足;学术氛围不足以激起学生的研究兴趣,超出学院参与更广泛的学术交流机会少。二年级学生处于明显劣势,过渡期面临困境发展受阻。学生的学习努力度较低。研究认为,应根据学生差异化的研究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支持保障,强化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从而不断提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撰写:2019级博士生蒋贵友;图:2020级硕士生 丁汝磊丨编辑:娄岙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