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部分2024级硕士研究生在娄岙菲老师带领下,将“中外高等教育史”课堂搬到了上海音乐学院汾阳路校区和上海蔡元培故居,从课堂上的理论世界踏入到亲身感知的实体世界。此次行程以蔡元培美育思想为主题,被小组同学们命名为“幸福感知之旅”,寓意着一段充满艺术与智慧的幸福之旅。
上海音乐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27年11月27日由蔡元培先生和萧友梅先生创办的国立音乐院,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首任院长为蔡元培先生。1956年起改用现名,并迁址汾阳路20号。校园中还矗立着蔡元培和萧友梅先生的雕像,无声地纪念为上音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创办人。
作为中国音乐教育的重要阵地,2022年完成修缮后的上音老建筑为同学们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淮海中路1131号是德国巴伐利亚风格的花园住宅,被誉为“音乐城堡”,是此次参观的第一站。建筑外部希腊式凸窗、罗马式柱头等都极具特色,内部空间宽敞明亮,装饰精美。从不同角度观察建筑外观,“音乐城堡”带给同学们不同的视觉体验,华丽的石雕装饰,半圆形的石阶,都好似流动的音符,静静诉说着灵动的旋律。“音乐城堡”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曾主要作为图书馆使用,上音老院长贺绿汀也曾在此办公,留下许多宝贵的回忆。
美育楼是上海音乐学院另一栋独具特色的建筑。此次参观恰逢《丝路随响——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十周年乐器文化展》还在持续展出,来自藏族、彝族、维吾尔族、景颇族、汉族等民族乐器,造型各异,装饰脱俗,虽然未能听到不同乐器奏响旋律,但仍觉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文化盛宴。
随后,同学们步行二十余分钟,穿过初冬上海铺满梧桐叶的街道,来到位于华山路303弄16号上海蔡元培故居陈列馆。故居陈列馆是一幢三层洋房式住宅,也是蔡先生生前在上海的最后一处住所。在参观中,故居讲解员王致敏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这幢建筑,并详细讲解了蔡元培先生的生平。同学们参观了蔡元培先生的生活场所和办公区域,还看到了生前使用过的打字机、行李箱等珍贵文物,将课本中所学与现场实物连接一处,更深刻地体会到他的教育理念和为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所做出的努力。
故居参观结束后,部分同学还来到了静安公园。公园中也矗立着另外一座由著名艺术家刘开渠先生于1988年创作完成的蔡元培先生雕像。雕像高2米,右侧有彭真题词“蔡元培先生雕像”。
蔡元培先生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他的美育思想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蔡元培先生曾说:“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通过实地参观,教育家的理论沟通起了当下的现实,平面的历史也变得立体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