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2024年新闻动态

【课程动态】探寻高等教育之光:交大徐汇校区参观之旅

发布日期: 2024-12-12   浏览次数 10

  作为高教所“中外高等教育史”硕士课程的特色环节,探访上海高等学校历史踪迹活动已经过多次实践。自2024级起,该课程采取高等教育学学术硕士生与高校管理专业硕士生合班授课方式,参观研学方式由此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分为两组分别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以及上海音乐学院、蔡元培故居。两小组不同的参观路线,记录和展现出不同的历史。本次报道记录第一小组探访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2024年12月6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24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张东海、李峰两位老师的带领下,组队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开启了一场参观学习之旅。此次行程犹如一场知识的盛宴,让同学们在历史遗迹与现代建筑间穿梭,领略高等教育的多元魅力,收获了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感悟,亲身感受不同高校的历史底蕴与学术氛围。

{历史回响}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这座百年学府便焕发出独特的魅力。标志性的1号庙门,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迎接了大家。它见证了交大岁月的变迁,承载着无数交大学子的青春记忆。

 交大1.jpg

  从庙门出发,沿着层林尽染的小道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老图书馆。这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建筑,犹如一位智者,静静地伫立在校园中央,散发着浓厚的学术气息。跟随陶然同学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老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交大精神传承的重要场所。它的欧式建筑风格,庄重而典雅,高大的立柱、精美的雕花以及宽敞的回廊,都让人不禁感叹当年建造者的匠心独运。

  烈士墓里安息着为了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交大英烈。墓区环境清幽,松柏环绕,墓碑上的铭文简洁而有力,诉说着英雄们的不朽功绩。在这片庄严肃穆的土地上,同学们停下脚步,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先烈。陶然同学讲述了烈士们的英勇事迹,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

{工程摇篮}

  离开中院,同学们来到了新上院和工程馆。工程馆是一座充满艺术感和科技感的建筑,与之相邻的新上院建筑风格简洁大方,现代感十足。它是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场所,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室。王倩同学在讲解中提到,新上院见证了交大在理工科领域的飞速发展,这里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交大2.jpg

{文化传承}

  包兆龙图书馆是上海交通大学的重要文化地标之一,它的建筑风格简洁明快,内部藏书丰富,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周晨扬同学在讲解中提到,包兆龙图书馆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还经常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和文化活动,成为了校园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执信西斋是交大的学生宿舍区。宿舍区的环境整洁优美,绿树成荫,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充满了人文气息。

  饮水思源碑位于校园的中心位置,是交大精神的象征。碑上的“饮水思源”四个大字,寓意着交大学子要铭记母校的培育之恩,感恩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在学有所成之后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法学殿堂与文化礼堂}

  最后,同学们参观了凯原法学院楼和文治堂。凯原法学院楼的建筑风格庄严肃穆,彰显着法律的威严与公正。王婧同学在讲解中提到,凯原法学院在法学教育和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走进法学院楼,同学们参观了模拟法庭、法律图书馆等教学设施,感受到了浓厚的法学氛围。这里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通过模拟法庭、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和技能。

  文治堂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心,这里经常举办各种音乐会、话剧、讲座等文化活动,是师生展示自我、交流文化的平台。

交大3.jpg

  从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其发展历程犹如一部生动的史书,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从近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从老图书馆到新上院,从百年校庆里程碑到现代的科研实验室,每一处建筑和设施都见证了交大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科研水平等方面的不断探索与进步。作为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要关注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交大4.jpg

撰文:詹文瑄 季佳雯 杨皖佳

图片:杨皖佳

编辑:娄岙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