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公告

2012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议程安排

发布日期: 2012-11-06   浏览次数 90

“创新人才与教育”2012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议  程

²118日

参会博士生报到,注册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文科大楼一楼


²119日

900-9:40论坛开幕  地点:逸夫楼报告厅

940-10:00合影、休息

1000-12:00 博士生论坛

1200-13:00 午餐

1300-15:00  博士生论坛

1500-15:30  休息

1530-17:30  博士生论坛

²1110日

900-12:00

“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走向与发展趋势”研讨会暨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三十周年庆典

地点:科学会堂

1200-13:00 午餐

1300之后,参会博士生回程


²附:博士生论坛安排

²博士生论坛安排:


分论坛一

分论坛二

时间:11月9日10:00-12:00

地点:文科大楼1413室

时间:11月9日10:00-12:00

地点:文科大楼1009室

主持人:文静(厦门大学)

报告人:

1.秦冠英(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教师发展与创新型大学教师

2.石 梅(华东师范大学):大学新任教师学术职业适应研究

3.王 丽(浙江大学):美国教师晋升中“学”与“术”的张力

4.陈先哲(华南师范大学):学术生涯:赌博还是游戏?

5.杨金华(华中科技大学):美国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制裁――以波尔曼案件为例

6.张 斌(华东师范大学):我国学术共同体运行的现状、问题与变革路径

主持人:程飞(北京大学)

报告人:

1.徐 永(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行动下学术创新策略的实践逻辑及其反思

2.王春梅(南京大学):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的新进路——基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3.汤小静(华南师范大学):论高校协同创新

4.邓草心(武汉大学):高校促进经济发展的创新系统路径

5蔡剑桥(湖南师范大学):创新人才之辩

6姚 敏(湖南师范大学)创新教育究竟需要什么

点评专家:

文东茅(北京大学)

胡建华(南京师范大学)

点评专家:

史静寰(清华大学)

顾建民(浙江大学)

²博士生论坛安排:


分论坛三

分论坛四

时间:11月9日13:00-15:00

地点:文科大楼1413室

时间:11月9日13:00-15:00

地点:文科大楼1513室

主持人:陈梦(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人:

1牛梦虎(华东师范大学):我国学术型博士生入学申请制的可推广性研究

2.崔艳丽(南京师范大学):三十年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点、动因、成就与问题

3.冯 晖(南京大学):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基于“C9联盟”《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文本分析

4.胡文静(西安交通大学):立标为本创新为魂——论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学科文化建设

5刘 侠(北京师范大学):文化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路径研究

6袁 川(华中师范大学):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主持人:王顶明(清华大学)

报告人:

1孙 凯(厦门大学):大学新生高校与专业选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文 静(厦门大学):我国大学生满意度结构的实证研究

3.许甜(清华大学):我国高校学生学习性投入在教育过程诊断性指标上的学科特征与差异

4胡 伟(浙江大学):探求人才培养的道德教育途径

5谢 冉(苏州大学):实践育人:我国高校育人观的突破与困境

6赵国栋(西南大学):美育的泛科学化倾向对个体的道德生长影响研究


点评专家:

周 川(苏州大学)

史秋衡(厦门大学)

点评专家:

王英杰(北京师范大学)

刘献君(华中科技大学)


²博士生论坛安排:


分论坛五

分论坛六

时间:11月9日15:30-17:30

地点:文科大楼1413室

时间:11月9日15:30-17:30

地点:文科大楼1513室

主持人:王春梅(南京大学)

报告人:

1聂 伟(天津大学):关于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讨——兼论职业教育的边界

2董向宇(华东师范大学):识读我国高校学生权力

3程 飞(北京大学):关于非认知能力对收入影响的文献综述

4.叶俊飞(南京大学):大学教师教学观建构刍议

5俞嘉怡(华东师范大学):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术生态环境研究

6.肖维(湖南师范大学):创新教育到底是什么

主持人:张 斌(华东师范大学)

报告人:

1戚兴华(中山大学):从学术自由到学术进步

2朱景坤(南京师范大学):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理路

3方泽强(厦门大学):学科标准与高等教育研究——基于学科标准的反思和构建

4刘学坤(河海大学):现代性之中的大学学术管理与学术不端

5陈 梦(华中科技大学):从学科建构到卓越学科生态的形成——普林斯顿大学学科发展的内涵与经验

6.王顶明(清华大学):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中心的现状、特征及其启示

点评专家:

赵文华(上海交通大学)

陆根书(西安交通大学)

点评专家:

龚 放(南京大学)

刘贵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