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  2010年新闻动态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纪实

发布日期: 2010-12-15   浏览次数 104

       20101215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承办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我校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504顺利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杰出人才培养问题,分为高等教育专家主题发言、研究生发言与专家点评两个部分。

    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志斌教授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词。

    莅临此次论坛的高等教育专家有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龚放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顾建民教授、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黄福涛教授、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周川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应强教授、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陈洪捷教授、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王洪才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谢安邦教授。论坛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以及我校有关院系的近200名师生参加。

  

 

    李志斌院长在致论坛开幕词时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在“211工程“985工程的带动下,各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但与国外先进大学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此次论坛的目的就是讨论如何在中国的一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才,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使知识型人才更顺利地向创造型人才转型。

  

    在研讨中,教授们一致认为,探索真理、科学研究对建设一流大学而言至关重要。龚放教授在发言中通过列举古今中外知名学者、杰出人才的事例,对一流大学培养创新性人才所需要的因素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课程改革、师生交流以及思维方式的改变对一流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史静寰教授以实证研究为依据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分析。在清华大学的一项针对6985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中,发现获得学术奖励的学生与未获得学术奖励的学生在校园支持度与学业挑战度两个维度上并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增加教育经验、学习主动合作等方面,获奖组的学生明显高于对照组。史教授指出,一流大学杰出人才的成长与拓展性学习行为、强大的学习动力、主动的师生交流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发言中专家们也表现出了对现行大学内氛围的担忧。周川教授针对现在社会上重实践而轻理论的认识倾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再次重申了大学的本质是学术研究的堡垒,一流大学中的杰出人才只有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才有可能提高实践能力。张应强教授批判了校园内的浮躁情绪,指出建设一流大学并不止是论文发表数、学校排名这些指标的提升,在众多的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中,教学改革是最当务之急的。

    在专家发言的最后,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洪才教授热情洋溢地总结了杰出人才所应具有的直觉、激情、批判、探索、毅力等品质,以及他自己身体力行推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感悟,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尤为精彩,充分体现了沙龙式互动交流的特点。有听众就教授治校及1952年院系调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提出问题后,陈洪捷教授率先做出了回应,他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学校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在新的背景下来理解教授治学。史静寰教授也指出,大学经历了诸多历史变迁,现今学校的管理受政府与市场力量影响,管理大学已非学术型学者所能做到,思考问题时要将不同的时代背景考虑进来。在几位教授各抒己见之后,李志斌院长提出了大学创新与学术自由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座学者也纷纷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沙龙的后半部分是研究生发言与专家点评,博士生张斌和硕士生崔慧仙、张新培分别作了发言,黄福涛教授、熊庆年教授和顾建民教授分别对学生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张斌就学术共同体中的差序格局进行了概念的解释,从各层面展开分析,并对其在中外不同情境中的表现进行了对比。黄福涛教授肯定了该选题视野开阔,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崔慧仙在发言中则提出了自己对一流大学的见解,她认为一流大学=杰出的教师+杰出的学生+X”,而“X”是指一些环境因素。熊庆年教授在点评时以种稻子做比,认为培养人才好比种稻子,从选种、育苗到施肥、晒田,都有讲究,非常新颖有趣。张新培则从美国高校师资流动的角度谈了她对建设一流大学的看法,并从教师工作年限、工作机构数、第一次工作的机构等方面作了分析。在点评中,顾建民教授认为这个选题很有意义,但在研究中要注意美国与我国的制度环境差异。师生互动过程为学生改进各自研究、深化内容提供了很大帮助,而教授们的妙语连珠也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学者风采。

  

  

    会后,与会者纷纷表示这么多国内外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对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优秀人才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非常具有启发意义。虽然遗憾时间有限,学者们无法对各自理念进行深入介绍,但这也足以启迪思维,激发大家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思考。

  

  (供稿:徐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