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  2006年新闻动态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发展战略研讨会

发布日期: 2006-01-07   浏览次数 64

会议简报~第一期
200617日星期六 中国上海
        2006
年的钟声刚刚敲过,来自全国部分省市的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假座天平宾馆,为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发展战略这一主题相聚一堂。虽则上海的初冬寒意袭人,闹中取静的天平宾馆五楼多功能厅却是气氛热烈、其乐融融。
    上午的会议与会的嘉宾有上海市教委高教处丁晓东处长、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胡瑞文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谢安邦教授以及上海电机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夏建国研究员。会议由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唐安国教授主持。
    夏建国书记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他认为此次会议的主题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群体有无存在必要、如何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他还表达了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平台,形成新建本科院校之间的协作研究机制,进一步促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研究和合作。
    随后,谢安邦教授表达了对与会代表和嘉宾的热烈欢迎,并以高等院校定位研究为题,做了简短的报告。谢教授从工作定义的角度解析了大学定位,介绍了我国和国外高校的分类方式,着重阐述了我国高校定位的现状和问题,强调高校定位中文化因素的影响,认为高校定位的主体意识必须转变。
    胡瑞文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迈向小康:2020中国教育展望,报告分为四个部分,详细而实证地介绍了十年来我国的教育进展,对我国未来15年的教育需求做了分析,对2020年人力资源与教育发展目标作了展望,通过面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他还精辟地回答了与会来宾的精彩提问。
    茶叙之后,丁晓东处长做了题为上海市教委如何支持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与特色的报告。他对目前部分专科院校不顾现有办学条件盲目升本的倾向表示了怀疑,并表达了对实现升格后院校发展方向茫然的关注。他认为,考虑定位,需围绕政策,动足脑筋。一要围绕原先特色,明确培养目标。新建本科还需要考虑学科建设,避免一味迎合市场。变成本科院校之后,管理层及教师的观念需作一定转变。教师应当有科研的观念,但科研不是重点。观念转变后,就应当狠抓教学建设。在优势和特长学科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升格申请硕士点,同时加强政策配套建设。这些学科还可以考虑与知名企业联合申请,推动校企合作。开展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对于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的本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凝聚队伍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及提升学校声誉获得外部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简报~第二期

200617日 下午中国上海
    下午的会议由一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代表发言,代表们围绕该类院校特点,就其办学使命、发展战略及财务战略等方面展开讨论,会场气氛热烈。浙江嘉兴学院党委副书记夏跃平以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服务区域经济为题,首先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该省高等教育事业的推进,并从浙江经济高速增长背后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分析入手,揭示了形势发展对浙江高等教育的挑战,即高等教育大而不强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有待提高。随后,夏跃平代表从大学的三大职能及大学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的视角,提出了地方院校应对当前形势的办学思路,并总结为四个方面:首先,要对大学进行精确定位;其次,要走出象牙塔,关注当地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方面;第三,要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之必须;第四,大学还必须通过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取得高度的社会地位,才能在与公众的联系中赢得他们的信任。
    山西忻州师范学院院长李思殿首先介绍了他们学院的概况和实施的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实践成果。首先要准确定位,正确处理学校规模与办学质量、综合发展和突出特色、全面提高和重点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学校事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学校硬实力软实力的关系;并认为要狠抓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环节,以观念更新为先导,提倡现代大学精神和管理制度,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事业发展平台;最后提出要全力迎接评估,要靠软实力取胜。
    河北唐山学院华玉院长则以财务战略为切入点,为新建本科院校应对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及其他困惑,提出了应对原则:适应高校总体战略目标,突出重点,确保协调发展;讲求效益,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从筹资战略、投资战略、成本战略、风险战略、分配战略及财务公共关系战略等方面阐述了实践性很强的思考成果。
    来自山东德州学院的贺金玉院长首先简要论述了新建本科院校诞生的历史背景,其论述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在数量上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并没有表现出以高等教育多样化为主要内容的大众化的一般特征,正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这种特殊性,导致了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不准的现象。这种现象与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研究既意义重大,又势在必行。
    九江学院院长陈景水则主要介绍了九江学院的概况,并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校区建设等方面分析了该校的定位基础,论证了该校的定位方向:地方性、综合性、教学型大学。
    怀化学院的夏立发院长表达了他与会的激动心情,介绍了怀化学院的大致情况,也简要介绍了洪战辉同学的先进事迹,结合他近一天来参加会议、聆听报告的体会,反思了怀化学院三性一型,即开放性、综合性、应用性、教学型大学的定位思考。
    第一天的研讨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每一位与会者都在浓浓的学术氛围里流连忘返。晚上,上海电机学院宴请各位来宾和领导,觥筹交错间新建本科院校的各位志士同仁交流更充分,联系更紧密了。


 

会议简报~第三期20061月8日 中国上海
    随着会议接近后半程,讨论气氛也达到了高潮,今天上午来自职业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有关专家和学者,就新建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如何定位以及举办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本科教育展开积极研讨。会议分两个阶段,分别由江苏警官学院周家骧院长和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唐安国教授主持。首先发言的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进教授对新建的本科的做了深入发掘,认为主要体现在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短、教育经验弱、运行欠规范、质量待提高等四大方面,并由此指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当前面临的困境和具有的潜在优势。接着又从价值和路径的角度分别论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建什么和如何建的问题。整个发言过程精彩纷呈,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共鸣。
    接下来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当前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的报告。石教授首先从四个方面论证了技术本科发展的经济、社会必要性;然后提出技术是独立于科学的一个独立体系,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技术本科发展的前景,并建议我国发展技术本科应遵循对传统本科院校进行改造等三大原则;最后就我国新科本科院校的办学思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第三位发言的是这次研讨会的东道主之一——上海电机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夏建国教授,其发言的题目是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思考。发言分为三大部分,首先介绍了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兴起;其次提出他们关于新建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思考,最后向大家介绍了上海电机学院对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探索。
    大会的最后是由会议的重要组织者、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唐安国教授在解读教育部关于当前高校发展的最新政策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对新兴本科院校的发展趋势作了深入剖析,同时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自身特色、注重多样化,各尽所能各得其所,院校本身也应加快制定其十一五发展战略。
    在大会进入尾声之际,唐安国教授对本次研讨会作了简要总结。他感谢了与会单位及代表对会议的大力支持,并指出今后我们工作的主要方向:构建平台,进一步研究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发展的问题
 1
、通过联谊会的形式,构建一个平台进行交流
这样的联谊会是开放的,但是此次会议参加的院校都是核心成员。我作为华东师大高教研究所的代表非常热心于参与这项工作,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要可持续发展,不能就到此为止了。
 2
、南北交流,促进该专题发展
形式要轮流坐庄。华师大高教所的老师会做一些协调联系工作。期待今年的七月中旬,也就是今天的半年之后,下一站会议去江西九江学院参观考察。接下去再半年之后,会议到南面的广西百色学院去开。然后再往北方,去德州学院去取经。然后再去南方,淮化学院。通过南北的交流,对整个新建本科院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不断研讨院校自身的发展,发现不断凸现的一些问题,促进该专题的发展。
 3
、建立多样化评估指标体系,做好新建本科院校的评估工作
新建本科院校如何评估?要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华东师大肯定支持,也希望各个院校大力支持。学术上的研究需要实践者的参与,听取第一线工作者的经验,双方要互动。这个评估指标体系需要体现多样化,体现差别。多样化是当前主旋律,要很好地进行研究。